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亲子互动

芯片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发布时间:2025-07-20 23:45:35 作者:pwy 点击:32331 【 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黑手”伸向全球芯片产业(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林子涵

  美国政府近期以“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等为由,黑手要求全球主要芯片制造企业提交核心商业数据,强索全球甚至有意动用美国《国防生产法》等国家安全法案,商业伸强迫他国企业交出“底牌”。机密

  在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的美国当下,美国妄用国家力量夺取半导体供应链机密,芯片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产业专家指出,黑手美国此举意在遏止自身先进制造业下滑趋势,强索全球重构以美国为主导的商业伸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围堵中国芯片及其他高科技产业发展。机密长此以往,美国必将扰乱国际供应链秩序,芯片阻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产业

  不择手段——

  强索商业机密 胁迫在美建厂

  美国商务部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9月23日召集半导体行业人士开会讨论供应链问题。黑手当天,美商务部发出通知,要求半导体供应链企业在45天内“自愿”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库存、产能、供货周期、客户信息等26项核心数据。信息征集对象覆盖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分销中间商和终端用户等。

  据统计,台积电当前占全球高端芯片产能达到58%,三星占18%。二者交出数据,意味着全球高端芯片订单数据在美国政府面前暴露无遗。《韩国经济新闻》指出,披露核心信息将公开企业的半导体技术水平,可能令企业在议价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日本经济新闻》称,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3家尖端半导体企业正在展开激烈竞争。在此情况下,企业对信息管理工作尤为敏感。非美国企业担心,内部信息可能流向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竞争对手美国英特尔公司。韩国《韩民族日报》更刊发社论直言,美方的要求已达到侵害韩国经济主权的水平,严重损害两国互信,对美国谋求建立的技术同盟也无帮助。

  针对外界质疑,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如果企业不交,将发动《国防生产法》等强制措施。该法案由美国国会于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批准颁布,旨在紧急状态时准许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指挥工业生产,储备战时物资。

  在美国施压下,台积电、三星等企业最终“服软”。美国政府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70多家企业已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半导体供应链相关信息,其中包括亚马逊思科美光科技、台积电、联华电子、韩国SK海力士、日本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等知名厂商。

  强索数据之外,美国还力推“半导体供应链回流美国”。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其中约520亿美元用于资助半导体研究、设计和制造。路透社表示,该专项基金将用于补贴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在美国的工厂。《纽约时报》称,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起,美国就试图迫使芯片制造厂商回到美国,随着台积电今年宣布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这项政策正在宣告胜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经过与美国政府部门接洽,台积电决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三星也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入170亿美元建厂并于2024年投产。但显然赴美建厂并不符合这些企业的最大利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接受美《时代》周刊采访时承认,在美国建厂是由于“政治驱动”,“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台积电本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张产能,但“越看,越觉得还不够。”同时,在美国本土招到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存在困难。他表示,“半导体本地化不会增加供应链的弹性”,甚至可能“降低弹性”。

  别有用心——

  构建“芯片霸权” 意图以“芯”遏华

  数十年来,全球芯片制造产能持续向亚洲转移。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亚洲占全球芯片产能的79%,美国占全球芯片产能的12%,远低于1990年的37%。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承认,当前美国半导体行业面临两大危机,一是半导体供应短缺扰乱了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关键行业,造成企业裁员和经济复苏放缓;二是美国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长期领导力”面临威胁,过去20年美国占全球半导体生产的比重大幅下滑。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本报记者指出,美国借助其经济、科技实力及政治影响力,强索他国半导体关键数据,虽然冠以“增加供应链弹性”的名义,但本质目的在于掌控全球供应链,构建美国芯片霸权。同时,美国还有意将芯片“武器化”,控制他国命脉、威胁他国产业安全。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近日以“美欲强占半导体供应链,拜登版‘美国优先’启动”为题报道,指出美国的真正目的是命令半导体厂商优先向美国供应半导体,保护美国科技和汽车产业。美国赤裸裸保护本土产业的行为,让他国企业陷入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表示,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旨在巩固高科技领域领先优势和控制产业链下游重点产业,从而维持全球供应链上其他国家对其不对称依赖关系,并将其他国家锁定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夺取商业机密,试图全面掌握其他国家重要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进展,了解其生产、营收和客户信息,并辅以所谓审查手段限制和打击这些企业,为其国内芯片企业提供有利的竞争环境,从而提升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和国际地位。

  早在今年2月24日,拜登就签署总统令,要求100天内调整半导体、高容量电池等4个重点品类的供应链,意在构建稳定的采购体制。《日本经济新闻》称,该总统令针对中国的意味浓厚,美国力争在重点产品上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中国科技崛起显然令美国感到焦虑。前有针对中兴、华为的禁令,后有无故吊销中国电信在美牌照,如今,美国连美企、韩企在华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施加干扰。

  据彭博社报道,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拜登政府近期拒绝了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增产计划。英特尔曾提议在中国成都的一家工厂生产硅晶片,遭到拜登政府的强烈反对。此外,韩国半导体企业SK海力士近期计划在中国无锡半导体工厂引进荷兰阿斯麦公司的极紫外光刻机,遭白宫阻挠,理由是“担心中国或将美国及其盟友技术运用于提高军事能力,产生安全威胁”。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指出,当前,美国本土先进制造能力持续下降,在芯片先进制程等方面技术难以取得突破。同时,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执意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阻断了向中国发售制造芯片的相关设备,打乱产能节奏,干扰全球供应链。此举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剧了全球芯片断供。多重刺激下,美国急于激励本国芯片制造业,提升本土企业科研能力,实现芯片先进制程和产能上的飞跃,巩固美国供应链安全。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越来越多地和中国在以芯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领域发生摩擦,甚至不断突破美国自己设置的行业规则和基本商业底线,这反映了美国当前面临的一项深刻困境,即美国过去重视金融化,导致制造业严重空心化。在美国看来,除非采取霸道措施进行拦截,否则产业能力向中国转移几乎就是定势。”沈逸说。

  害人害己——

  干扰产业秩序 阻碍技术创新

  美国政府无理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早已恶迹昭著,其中最典型的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遭遇。2013年,美国以违反《反海外腐败法》为由逮捕该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随后对他提起诉讼并对阿尔斯通公司处以7.72亿美元巨额罚款。在美方巨大压力下,该公司最终将其电力业务出售给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王勇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了全球供应链,各国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上下游分明的垂直分工体系,构成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国沿着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操弄的思路,企图重组全球供应链,搞自己团团伙伙的‘小圈子’,加强美国对关键技术的控制,企图建立一个去中国化、去俄罗斯化的供应链体系,实际上打乱了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布局,对全球正常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沈逸指出,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为本土企业扫清竞争障碍,最多只能为美国产业升级换代、重振实体制造业争取临时性的时间窗口。但美国动辄挥舞大棒,把使用国家强权视为常态,最终将带来反作用,使本土企业产生惰性,降低美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自主动力。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上,他国企业随时面临‘定时炸弹’爆炸的风险。长此以往,国际社会必将加深对美国的不信任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将被边缘化。当中国芯片自主制造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后,其他国家将倾向于和中国合作,避免与美国交易。”沈逸说。

  “由于很多芯片企业同中国有较为密切的商业往来,通过索取这些企业的相关数据,有利于美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中国相关企业进行精准打击。但从长远看,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和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徐秀军说。

  “美国将如何使用强索到的半导体行业数据,目前尚不清楚。但美国把中国视作竞争对手,必然会据此对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出手遏制。不过,这也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和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促使中国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未来,中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王勇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汪小菲回应携好男回家后秒删 :战大年夜s战仄分开 没有需供中界的伤害

汪小菲回应携好男回家后秒删 :战大年夜s战仄分开 没有需供中界的伤害
http://upload.mnw.cn/2021/1225/1640404807694.jpg...

华东华北地区玻璃市场研讨会 每重箱上涨10元,行业资讯

华东华北地区玻璃市场研讨会 每重箱上涨10元,行业资讯
2017年华东华北等地区玻璃企业市场研讨会,10月13日在秦皇岛北戴河召开,玻璃协会及25家玻璃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目前行业情况进行了探讨及分析,在目前环保高压,成本急剧上涨的影响下。在 ...

玻璃区间调整 需求平淡,行业资讯

玻璃区间调整 需求平淡,行业资讯
据监测显示,本周玻璃价格总体稳定,部分地区价格区间调整,监测地区均价周初为17.66元/平方米,月末为17.64元/平方米,小幅下跌0.11%。一、行情分析产品:本周玻璃报价区间调整。分地区来说,西南 ...

玻璃货物不宜过分乐观,行业资讯

玻璃货物不宜过分乐观,行业资讯
11月以来,玻璃货物止跌反弹。截至昨日,玻璃货物主力1801合约报收1385元/吨,较前一日收盘价涨0.36%。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消费旺季结束,后期玻璃需求料将逐步下滑,近期玻璃市场虽成交欠佳,但在成 ...

《猩球崛起4》曝预告 系列前三部将在北影节展映

《猩球崛起4》曝预告 系列前三部将在北影节展映
https://image11.m1905.cn/uploadfile/2024/0409/thumb_1_118_74_20240409024700377136.jpg|https://image1...

成都能建•紫郡公馆项目提前封顶

成都能建•紫郡公馆项目提前封顶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7月6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能建•紫郡公馆项目10号楼实现封顶,这标志着该项目11栋单体全部封顶完成,提前完成了项目年度节点目标。成都能建•紫郡公馆项目1 ...

北京海淀:“星巴克”“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被查处

北京海淀:“星巴克”“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被查处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期,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中,发现“星巴克”“庆丰包子”“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存在食品安全、进货台账不全等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北京 ...

大兴调查研究∣湖北部署开展市场监管行风建设督导调研活动

大兴调查研究∣湖北部署开展市场监管行风建设督导调研活动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7月21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促进市场监管行风建设深入开展,该局近日部署开展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督导调研活动。此次督导调研的目的是紧盯审批服务、日常监管、 ...

典范语录感情热战案牍短句净净女逝世感情经历

典范语录感情热战案牍短句净净女逝世感情经历
http://www.hwenz.com/pic/典范语录感情热战案牍短句净净女逝世感情经历.jpg...

北京海淀:“星巴克”“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被查处

北京海淀:“星巴克”“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被查处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期,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中,发现“星巴克”“庆丰包子”“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存在食品安全、进货台账不全等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北京 ...

排污许可执行或超预期,行业资讯

排污许可执行或超预期,行业资讯
玻璃价格小涨,库存继续下行。数据显示,上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1730.11元/吨,较上周上涨2.81元/吨,环比涨幅0.16%;库存继续下行;上周要点监测省份生产商库存总量为2362万重量箱,减少31 ...

深圳“六个强化”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行动

深圳“六个强化”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记者6月19日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从强化责任落实和隐患排查,到强化监管执法和抽检监测,再到强化专项治理和宣传引导,采取“六个强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的“四个最严”行 ...
返回顶部